近日,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赴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麻地村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麻地村开展少数民族村落乡村振兴过程中特点及现状调研,并联合绥宁县团县委开展青少年防溺水知识、法治宣传教育宣讲活动。
团队合影
“麻地村位于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西南端,距县城15公里,全村有243户1039人,党员26名,居住苗、侗、汉三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5%,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古村落。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麻地村驻村第一书记伍阳介绍到。实践团通过访谈了解到邵阳市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对帮扶麻地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协助该村硬化主道5.22公里、入户道路1700多米,改造臭水沟200多米,连通断头路3.7公里,极大改善当地居民出行条件。投入126万良田改造180多亩,有效增强村民农业产量。
村民于光德和老伴居住在村里,作为之前的贫困户,通过享受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福利顺利脱贫,谈及生活的变化,于光德老人脸上满身笑容。调研中,实践团实地走访村里较有代表性的脱贫户、老党员、传统手艺人,了解乡村振兴政策、产业发展现状、唢呐、巫傩等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
实地调研走访
“暑假期间小朋友们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去那种没有人去的水塘以及水草较多的地方。”实践团成员胡玲同学向村里的中小学生说到。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高发期,7月8号实践团联合绥宁县团县委开展青少年防溺水知识、法治宣传教育宣讲活动,28名中小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参与活动。
青少年防溺水知识、法治宣传教育宣讲活动
据悉,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在麻地村开展为期7天的调研,进一步围绕少数民族村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特点、痛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深度感受乡村振兴前后村民实际生活的变化。本次活动也是我校学子从“课堂”到“田间”、从“校园”到“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