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学院费俊杰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王晨曦的研究成果“An ultra-sensitive dopamine photoelectrochemical 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Zn carbon nanosheets, hollow Cu2O and CdTe QDs composite films”,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碳》(Carbon)(IF:11.307)。王晨曦为第一作者,费俊杰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
多巴胺作为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在调节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也会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肾脏的正常功能。此外,当人体内多巴胺含量发生异常,将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的产生。因此,准确测定多巴胺对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尤为重要。相比其他检测方法,光电化学(PEC)传感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还具有较低的背景信号、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测限。这无疑是为多巴胺的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同时,PEC传感器是通过光敏材料的光电转化能力来检测分析物的浓度。其中,Cu2O作为一种常见的p型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窄(2. 0~2.2 eV)、毒性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Cu2O也可以与其他光敏材料或碳材料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复合材料。因此,本论文基于Zn CNs-MWCNTs/H-Cu2O/CdTe QDs复合膜构建一种超灵敏多巴胺光电化学传感平台。其次,实验结果也表明该复合材料Zn CNs-MWCNTs/H-Cu2O/CdTe QDs具有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这是由于H-Cu2O与CdTe QDs能够有效形成p-p异质结,并有效的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随后,利用Kubelka-Munk模型对该光电化学传感平台的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该光电化学传感平台具有可靠的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和检测限(LOD=0.3 nM),也为多巴胺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王晨曦为化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费俊杰教授,本科,硕士期间就读于我校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期间经过不断努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费俊杰教授,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湖南省杰青,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湘潭大学科技处处长。主要从事环境分析传感,光电分析传感,生物电分析传感,纳米电分析传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近年来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nalytical Chemistry、Carbo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Food Chemistry、Nanoscale、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等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2800余次,2篇论文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h-index 29,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大型学术年会上做学术报告。2020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5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现担任教育部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南省绿色有机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湘潭市海泡石产业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8622322005322#
课题组官网:
https://www.x-mol.com/groups/fei_ju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