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裴勇教授课题组于2012年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2, 134, 3015)发表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2013年在纳米金团簇的结构、光学和催化性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四个相关研究成果均刊登在《美国化学会志》期刊上。
《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 c.简称JACS)是国际化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影响因子达10.677。
裴勇教授课题组在研究中预测了Au44(SR)28团簇的结构以及Au25(SR)18团簇在质谱中的选择性配体解离机理,其中关于Au44(SR)28团簇的结构预测校正了早期实验研究对该团簇电荷态的错误指认。论文成果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被审稿人列为JACS期刊top 5%创新稿件。[J. Am. Chem. Soc. 2013, 135, 19060; J. Am. Chem. Soc. 2013, 135, 18067.]。在纳米金团簇低温催化一氧化碳(CO)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中,裴勇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三分子反应通道[J. Am. Chem. Soc. 2013, 135, 2583]。研究成果在JACS期刊发表后即被美国化学会著名化学化工评论期刊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作为研究亮点专题报道。同时,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曾晓成教授课题组以及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荣超教授课题组开展了系列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JACS和ACS Nano期刊[J. Am. Chem. Soc. 2013, 135, 19336, 共通讯作者;ACS Nano 2013, 7, 6138.]。
裴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材料如半导体表面自组装单层分子膜、金原子簇及纳米线、和石墨烯等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计算研究,并与实验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多篇研究论文被国际著名研究期刊如美国化学会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Nature Nanotechnology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旗下science360.gov网站作为研究亮点报道。裴勇教授曾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_Lincoln从事过4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9月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到我院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成为学院科研中坚力量。